我国能源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
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融合在“十三五”时期提挡加速,电网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加速布局。国家电网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专用通信网,实现4万亿设备资产、5亿只智能电表的在线管理。南方电网全面建成基于南网云的新一代数字化基础平台和广泛的互联网应用。电力大数据应用在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行环保监测、服务小微企业授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网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新基建”注入了强大动力。2020年全国两会将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纳入“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各电网企业迅速响应。国家电网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2020年总体投资约247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南方电网发布融入和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加强数字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放大电网资源价值。
五年为期的检视与思考接续五年为期的规划与发展。“十四五”将启之际,中国电网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整再出发。
我国能源发展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
近年来,能源企业、行业纷纷向新能源领域进军,将清洁低碳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中国海油日前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称,将绿色低碳确立为其核心发展战略之一,提出了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从传统油气向新能源跨越发展的愿景;国家电投将加大对绿电交通领域的投入;中国石油将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并列、提升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我国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明确,到2030年,我国新增能源需求将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
“下一步,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章建华说。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羊旸
上一篇: “风光”发电量将占全部用电量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