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百年前劈柴烧火,到建国初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再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能源行业实现了从极度短缺到极大丰富的历史跨越,通过逐步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片来源:百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态环境事关人类生存和永续发展,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驶入“快车道”,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能源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给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1亿吨标准煤,原油产量回升至1.95亿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925亿立方米,发电总装机达到22亿千瓦,西电东送能力达到2.7亿千瓦,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7.5万公里,县级行政区全部通上大电网,基本实现农村动力电全覆盖,14亿人口人人享有电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图片来源:百度
“量”增的同时,“质”更优。近年来,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到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比重接近50%,达到约49.2%。
图片来源:百度
章建华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不断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持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我国将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根据有关研究机构初步测算,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
文章来源:国家能源局
上一篇: 北京冬奥会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