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数字能源峰会在迪拜召开,在本次大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双方将携手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 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对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标杆示范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华为光伏今年签下的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而这个项目用于沙特新城建设,该项目被沙特列为2030年愿景规划,这个项目是由山东电力建设承包与华为和沙特三方通力合作,位于红海海岸,又被称为“新一代城市”,未来这座新城的电力网络将完全由新能源来提供。
10月2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希望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储能的技术体系与应用场景交流,加快推动协议中的各项合作内容落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王祥喜表示:储能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希望双方以本次战略合作为新的起点,在“风光火储”“风光水储”综合智慧能源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自此,中国储能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众所周知,要实现碳中和的终极目标,主要途径是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而光伏、风电属于典型的间歇性能源,必须依赖储能,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随着全球市场发电侧与电网侧储能需求增长,储能电池加速放量,中国储能战略在”十四五”规划明确了这一概念和目标:新型电力系统首先须以新能源为主体,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总装机将达12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底增长126%。
今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同时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30GW)以上,未来五年装机规模将扩大10倍。
不仅如此,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8月进一步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指出“实现碳达峰关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关键在于消纳,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在于电网接入、调峰和储能”;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符合一定配建调峰比例的可享受优先并网等优惠政策。
上一篇: 中小企业的未来—高新技术企业